高考决定了孩子以后人生的道路,决定了孩子未来会接触到什么样的“圈子”。所以,高考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而中考对于孩子们也是相当重要的,决定了孩子们能否上一个好的高中。不过最近教育部的一则主要针对中考的通知则让很多人意识到,中考将成为学生的第一次“分流”,中考后,我们关心的将不只是能不能上好高中,而是能不能上高中的问题。
那么,这次教育部通知强调了哪些内容呢?
1、严格控制普职比
中考作为学生第一次“分流”,让学生必须选择不同的道路,想上大学,就要考高中,不然就是进入职业高中,接受特定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,两条道路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。
所谓普职比,就是学生考上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比例,这个比例从过去的6:4调整为5:5,也就是说中考后,有一半人只能选择读职业高中,或者直接辍学。
2、不再支持复读
过去,考不上普通高中,除了选择职业高中之外,还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选择复读重考。但这次通知中明确规定,中考不再有复读重考的机会,学生只能进入高职或中专技校等院校。比如,湖南省怀化县就非常强硬,清退了近800名复读生,学生一律进入到职高就读。
这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十分不理解。参加中考的孩子只有十四五岁,在这样的人生阶段就要为将来做决定,其实是很不合情理的。但现存的教育制度就是如此,大部分普通家庭,如果没有能力为孩子争取更广阔的成长空间,暂时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。
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尽早学一门手艺,早一些步入社会,那么进入进入口碑好的职业高中或技校,学好本领,不是坏事。但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高考上大学,那就得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了。
想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,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?
1、摸清孩子的真实情况
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,首先就得充分了解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,光看平时的测验、考试的卷面成绩是不够的,可以跟老师进行详谈,了解孩子的优劣势,平时多观察孩子,多跟孩子沟通,了解他的学习态度、喜好和学习习惯。
2、科学制定目标
摸清底细后,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科学制定目标了。最终的目标肯定是中考大概要考多少分,可以考进哪些学校。要订立这个大目标,考虑的因素有很多,首先要考虑孩子目前的实力,其次是孩子本人的意愿等等。最重要的是,这个目标不一定是固定的,可以根据孩子之后的学习情况,不断调整。
3、切割小目标
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,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。大目标提醒我们前进的方向,而一个个的小目标则让我们更有动力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订立学习上的小目标。小目标也比较容易顺利达到,这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累积成功经验,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心的过程。
4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
俗话说,鸡蛋从外面被打开,只能做食物,自己从里面打开,就是生命。学习这件事也是如此,只有家长干着急是没用的,唯有孩子认识到事情对自己的重要性,认真对待,为自己而学,这才有效。所以家长不要什么事情都插手,大包大揽,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。